学校校本培训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发展  /  校本培训  /  学校校本培训  /  教师读书活动
暑假读书心得(史健)发布时间:2018-08-24 浏览量:


暑假读书心得

                                       史健

说来惭愧,平时并不常读书,更不用说有关教育方面的书籍了。总认为这类书太过枯燥或太过说教,与我所从事的“教育”离得太远。所以读----守护人性却在刹那间深深触动了我,使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它。

  经过两个月的阅读,我开始喜欢这本书的客观与真实,因为它是一个与教育好不相干的人写的,正所谓旁观者清,所以我们可以从他笔下跳出教育来看教育;我更喜欢这本书的深邃与朴素,因为它是一位热爱生活的哲人写的,字字句句都引发我对教育更深入的思考,却蓦然发觉很多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其实只是一些再朴素不过的道理而已。这本书给我很多对教育反璞归真的诠释,更给我反思自己教育行为的勇气与方向。

书中对教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虽然都是一些往日随笔的后期汇总,但又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其认知的完整性。

  首先是以“七条箴言”为基础的教育理念,以及在此理念支配下的“生命教育”、“灵魂教育”、“哲学与语文教学”和“向教育提问”几个框题,这些是一个整体,一个对教育反思与质问的整体。

  第二部分则是与阅读有关的“阅读与素质教育”,再一次表明阅读的重要性与正确的阅读定位。

  第三部分则是写给父母与家庭教育的“孩子的心智和父母责任”,但同样对我们学校教育有着极强的参考价值。

  最后则是周教师“教育讲演录”中对“幸福”的描述。 

对于一名教师如果再来讨论我们到底应该干什么好,像有些滑稽与可笑,但如果说我们真的还不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根本就是在做着本不应该做的事情的话,恐怕就不是可笑而是可悲了。看了老师的“教育理念”之后,这种可悲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对教育的“七条箴言”犹如捐捐溪流般润物细无声,让我们感到每一个道理讲来都是那样的自然。每一条箴言对我们来说都是那样的熟悉而又陌生,每一个定位都是那样的平淡而又另人震撼。老师用他敏锐的洞察力挖掘出了我们教育的症结,也揭开了我们教师虚伪的坚持。突然感觉到我们已经习惯了逃避,习惯了将自己扭曲的教育行径披上合法的外衣。箴言的理念让我们有了逃避的羞耻,更有了改正的冲动。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箴言是:

第一条箴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现实中作为老师,作为家长的我们,脚步总是太过匆匆,我们的思维总是运转的飞快,很多时候我们巴不得把我们曾经的那些经历那些累积全部输入孩子的脑海,希望因此可以让他们走上捷径。但事实上所有的教育都要通过受者的自我接受来实现,若是一味地填补,一味的灌输,能起到的作用怕也是微乎其微吧。而只有当受者认同了所要接受的东西才会下意识的把他转化为自己的行为或者思想,才会有成效。

而就育人而言,要的更多是等待。因为很多东西是需要时间来消化的。时间会赋予孩子成长的钥匙,时间会教会孩子很多很多。只是我们常常忘记了等待,而过高地看重了教育本身的作用。孩子的成长需要等待,我们预期的东西实现起来也要等待。成长没有捷径可言,那些我们犯过的错误孩子们还是会犯,我们曾经有过的迷茫,孩子们也要经历,因为经历无可替代,那些间接来的感受很多时候是苍白的,无法画写成长的灿烂。要想教育起到成效,最重要的却是那百分之七十的等待。等待孩子的成长,等待孩子们的慢慢体悟,等待孩子把我们的启发变成自我教育,然后所有的东西才会有作用。而唯有孩子能做到自我教育,才算是教育起到真正的作用了。

第五条箴言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经常问自己:自己教给了学生什么?毫不否认,自己教给了学生知识,也教给了学生一些做人生活的道理。那学生又记住了多少呢?经常发现,学生什么也没记住。但这并不是这里所说的教育。因为我们的学生在遗忘的同时,根本没有把一些教育的东西内化到自己的心理。所以这里忘记的是一些具体的细节知识。学生得道的是思维的方法,做人的道理。我想这才是教育。要想做到这一点很难。这与我们的体制有很大关系。就现阶段来说,还不能忘记课堂上所学的一些知识,因为要为知识而学知识。我们期待着我们能达到“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是才是教育”这种境界。素质教育的根本是人。“教育把人忘了”。那人到了那里呢?学生成了容器,成了机器,成了教育之奴;教师失去了人性,上帝也死了,没了精神追求。这就是现代人的最大悲剧。传统教育把知识当成了教学的唯一目标,把分数当成了衡量学生的唯一尺度,学生成了简单的接受器。庆幸,新课改提出教育首先要把学生当成一个“人”来认识,学生成长应是全方位的。

正像文中所说“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所以,我们应建立和形成积极、友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我们的一切教育教学应从珍爱生命出发进行设计操作,这样素质教育才可能成功。

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如此重要,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同样重要。我们希望教育能回归本真,回归理性,回归自然,真正担负起引导人健康生长的使命!当前教育的现状问题多多,需要厘清现象与本质,正本清源。同时,作为教师的自己,一样需要反思教育,反思自身的思想与行为,即时修正,尽可能地向真正的教育的样子靠拢!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