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培训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发展  /  校本培训  /  学校校本培训  /  教师读书活动
陈丽双读书心得发布时间:2018-08-25 浏览量:

《白鹿原》读后感

断断续续地读,读完后,说不出什么心情,就像看了很多个人生一样,从生到死,从始至终,浮浮沉沉,感觉生命很轻贱,又很贵重,在时间的洗刷下,一切都在变化。扉页有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名族的秘史。确实,小小的白鹿原描述了近代中国的历史。

白鹿原上,白家与鹿家三代人,不足百年的时间里,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很让我有些感慨。世事难料。白鹿原上,白家兴旺过,鹿家兴旺过,但好景都不长,跌下去,又起来,起来又下去。白鹿两家三代人被命运在砧板上无情地反复敲打。什么时候正面烤,什么时候背面敲,世事难料。所以,自己不论什么时候,都别悲观,也别骄傲。活得好,是祖上有德,自己运气好;活得不好,是时候没到,自己还要再加把劲儿熬一熬。人的一生漫长得很,一时得意、一是低落,千万不要把一时的状态当成永恒。对人生的态度,在困难的时候要能坚持得住,在得意的时候要沉稳得住,不要被表象迷惑。

白嘉轩是白鹿原大家族的组长,传统,保守,操持家族大小事物,其实从他的身上,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男人为家庭的稳定,安全所做出的贡献。我一直在想:白嘉轩的教导方式是否太过严苛?不给人改过的机会。对于白孝文的过错,实行一次否决制,未经调查,专制武断,据此否定了白孝文过往所有的努力,并眼睁睁看着大儿媳饿死在家中。如果他的教导方式多一点温情,少一点个人专断,白孝文不会变成后来那副嘴脸,毕竟白孝文是被父亲当众惩罚后开始不要脸,并与田小娥苟合在一起;而他的独女白灵,也是在被他逼婚的情况下逃婚,并从此与家庭决裂,坐月子时都不能找到一个全心全意可托付的港湾,最终惨遭活埋。如果他心中将刻板规则放的低一点,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式的温情放得高一点,或许这一切真的会发生的不那么惨烈。

除此之外,最让人感慨的是朱先生。朱先生无疑是整本书中智慧的化身,博古通今,淡薄名利,具有传奇色彩。在整本书中,无论是以鹿兆鹏为代表的共产党,还是以白孝文为代表的国名党,又或是以黑娃为代表的土匪,都对朱先生充满了尊敬。他在整本书中扮演着先知的角色,能卜会挂,预知吉凶。最喜欢的一个片段是朱先生临死前的一段很简单的描写:朱白氏对儿媳说:“等断了奶,你就把娃儿给我。”婆媳俩坐在阳光下叙叨家常,怀仁和怀义坐在一边时不时的插上一句,时光在悠长的温馨的家庭气氛里悄悄流逝。冬日一抹柔弱的阳光从院子里收束起来,墙头树梢和屋瓦上还有夕阳在闪耀。朱先生就是在这样一片简单祥和的场景中离开的。朱先生的遗嘱是:不用蒙脸,不用棺材,不要吹鼓手,不要向亲友报丧,不接待任何吊孝者,用砖箍墓,总而言之,不要铺张,不要喧嚷,尽早入土。

整本书在白鹿两族中交叉了国共两党在时间河流中的斗争,没有偏袒任何一方,以两个家族的竞争反映了两党在近代中国发展中做下的好与坏。同时,作者在白鹿两族三代人中交叉了人性的善恶。读来意味深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