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红日亭》电影在全市各大影院正式上映,温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组织各级道德典型代表、社区和文明单位代表统一观看电影《红日亭》,以此营造礼遇“温州好人”的社会氛围,推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我校党委积极响应市文明办的号召,选派各支部优秀党员代表参加本次活动,为温州道德地标传递接力棒。
影片《红日亭》是我市首部慈善主题的院线电影,集中体现了温州人乐善好施、乐于奉献的大爱精神,并成为温州市公民道德建设的“道德地标”,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影片,被浙江省委宣传部、温州市委宣传部指定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映片和献礼片”。本片讲述了高春梅为代表的一批“红日亭”志愿者的生活故事,志愿者们助人为乐的故事感动了在场每一位观众,这部电影对弘扬社会正气、倡导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前在《红日亭》电影首映式上因剧情催人泪下,全场为之感动,并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电影中的人物原型红日亭负责人孙兰香说,这是自己第三次观看电影,每一次看都感觉很真实,就像是发生在红日亭的身边事。“希望更多人观看电影,加入到红日亭义工的队伍中。”孙兰香说。
“夏送伏茶,冬施热粥,这是伟大志愿精神与平凡细小善事的无缝连接,红日亭精神在温州已经蔚然成风,并衍化成温州民间爱心的代名词,成为温州慈善地标,构建温州特有的‘温情地图’,让‘爱温州,就做温州好人’内化至温州市民言行中,共同熔铸这座城市的道德高地。”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徐伟中主任说。
“高春梅与阿国的故事就是我们党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故事,红日亭的故事中也有我们学生志愿者的影子。每年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许多学生也都会加入到红日亭的义工队伍中,去感受这份温暖的存在,体验助人的快乐。看了这部电影,相信我们的师生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努力付出的意义所在,相信他们会更加有信心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初心。”二外党委委员葛红晓说。
(葛红晓 潘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