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培训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发展  /  校本培训  /  学校校本培训  /  教师读书活动
高中数学史健寒假读书心得发布时间:2019-02-14 浏览量:

       《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是作者郭思乐所开展的从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直到生本教育的实践研究,对生本教育的意义、概念、产生背景、哲学思考、主要观念和操作体系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全书贯穿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新理念,观点新颖,论述独到,内容丰富,是一部哲理性强而又生动活泼的书。

记得刚拿到本书时,我还产生过疑问:生本教育不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吗?我们的新课程理念不就是如此,我们早就了解,也一直以这个来要求自己进行我们的课堂教学吗?这有什么必要出本书呢?不会又是一种口号吧?但仔细、认真的阅读完本书后,才真正了解到平时我们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只是种口号,离真正做到还差很远。而《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使我深切地明白了为什么要开展生本教育实验?开展生本教育有什么好处?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本教育

一、什么是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 

二、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三、生本教育的三个基本观念 

学习的发生之处是学生,学生是最大的教学资源。

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是最合脚的鞋子 

印度哲学大师奥修曾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他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而是组织学生、服务学生。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 

学生快乐、美好的学习生活,是德育的真正基础。

产生德育问题的一个重大根源,是由于教学不当而造成的学生厌学、受压抑、无心向学。反之,当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意气风发、努力向上时,德育工作就有了一个十分良好的基础。学生美好德行的建立、人格的建树,不能依靠外在的说教,而必须依靠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去实现。

四、生本课堂: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

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四个基本流序 

 (一)四突出” 

   1、突出学生 

   2、突出学习 

   3、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突出探究:

(二)三转变” 

1、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 

2、变听懂了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变他律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 

(三) 四个基本流序 

 1、学生先学。 

  一般是课前预习或前置性作业,不固定,比较灵活。前置性作业也叫学习框架通过前置学习的布置,鼓励学生先学, 

  2、小组合作学习, 4-6人小组,交流讨论,要求教师放弃逐句逐段的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他一句地讨论, 

     3班级交流, 交流形式比较灵活,人人参与。有小组代表交流,也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在倾听的基础上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 

  4总结和巩固。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生本教育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又成绩优秀,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是深入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生本教育为构建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模式。

在书中

粗浅的学习让我认识到教学最大的资源是孩子本身,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区别的是:老师是在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是认真地发现、理解学生自己的思想火花;还是视而不见,急忙,甚至强硬地让学生去痛饮教师准备的那一桶水全面依靠学生就是不仅认识到学生是教育对象,还要认识到学生更是教育资源。教师是在充当泥瓦匠,辛苦地塑造、雕凿学生?还是艺术地调动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自我发展?我们应该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