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从学会说话开始
——读《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有感
林丽婵 2021.1.11
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所有的老师都是爱自己的学生的,所以我断言如果母爱是天生的,那么师爱也是天生的。然而无论是师生关系,还是亲子关系总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读完《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之后,一切的问题源头是因为我们不会好好说话。
坦白地说,在读到这段内容之前,我还真以为凭我所受高等学校教育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育自己孩子上应该不会出现太多问题,虽然近期亲子关系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愉快,我想可能是不同的孩子品性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孩子青春期的原因,我认为这些都是正常的,这是一个必需经过的阶段。直到我读了这本书,看完后让我胆战心惊,暗自庆幸自己在这个关键时期读到了这本书。这是此书令我汗颜的原因之一。
书中分几个章节讲述了父母在不同情境下语言技巧的运用,以及在不同问题上的应对方法。所涉及的问题几乎囊括了父母和孩子之间日常可能发生的全部状况,并且所举例子具体,非常具有操作性。例如:抱怨——处理失望情绪这一节
孩子:你从不给我买东西
妈妈:你有什么东西想让我给你买吧。不要说:你怎么能这么说?上个星期我还给你买过那么多漂亮的衣服呢?你从来不感激我对你做的任何事,这就是你的问题。
孩子:你不关心我发生了什么事
父亲:你喜欢在你需要我的时候,我能及时在那儿。不要说:我做这么多事,就是为了让你高兴,你怎么还能这么说呢?
它不仅教会我们怎样表达是不对的,还教我们如何表达才能达到好的效果。这是此书令我震惊的原因之二。
这本书让我心跳加速的原因之三是,它对人的心理的把握是如此的切中要害,它所举的事例又是如此的真实可闻。这其中既包括孩子的心理,也包括父母的想法。书中所描述的孩子的情境,都是那么的熟悉,大部分是我曾经讲过的,或者是我的父母对我讲过的,自己当年也曾经为郁闷痛苦过。然而历史重演,我们去不自觉会把这些施加在自己孩子身上。看着书中所提供的缝合种种沟通裂纹的技巧,我紧张地握紧了自己的手。
书中说道:我们相信,只有心理不正常的父母才会做出伤害孩子的反应。但是,不幸的是,即使是那些爱孩子的、为了孩子好的父母也会责备、羞辱、谴责、嘲笑、威胁、收买、惩罚孩子,给孩子定性,或者对孩子唠叨说教。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多数父母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他们发现自己说出来的话正是以前自己的父母对他们说过的,发现他们正用一种自己也不喜欢的语气跟孩子说话,他们原本没打算这样的。在沟通中发生这种不幸,常常不是因为缺乏爱心,不是缺乏知识,而是缺乏说话的技巧。学会好好说话便是沟通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