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焉知,我们不是被梦想奴役?
我竟然迟到现在才读这本书,我很诧异,相读恨晚的感觉。
在读书的时候,我不断想起历史上发生过的一些著名革命、纳粹、文化大某命、群体性事件,包括我经历过的一些小范围的群体活动,尤其是象安利那样的,我回思人们在其中的表现,也庆幸着自己当时的清醒,但其实我也不敢保证,如果是范围更大、更深,我有没有可能还保持独立思考?
慕容雪村曾经卧底传销集团,写下《中国,你少了一味药》。
有些人曾经为了证明自己的意志力而去吸毒,结果沉湎其中。
我曾经在常熟沙家浜看到烈士遗迹展览馆,其中最年轻的烈士,也才不到20岁,还只是个孩子。
我曾经在书中读到人们怎样对地富反坏右分子残忍折磨,连婴幼儿都不放过,平日里面目善良的人,可能把全家扔进枯井。
我也刚刚看过《云图》,六个故事无一都是奴役与抗争。在亚当尤因的故事中,有一幕是尤因在霍罗克斯牧师家吃饭的时候,主人问黑奴库帕卡,在他家里是否幸福。库帕卡回答说,非常幸福。
电影中库帕卡不是衷心之言,这一眼就能够看出来,但是在《红楼梦》中,贾府里面,奴才们为了捍卫主子的利益,对于同等奴才的倾轧,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在大群体里有着小群体。群体的力量,有着某种可怕的、奇怪的特性。
这种奇怪性,在勒庞的书中,给出了解释,当然很多也是现象,以及从现象中提炼出来的规律,未必就等同于深层原因。
书中关于教育的部分,是令人触目惊心的,然而细想,又是那样。我以前觉得教育改良也许是良方,现在觉得,其实未必有这回事,教育总是有各种目的性存在其中。所以有时候需要依赖自我教育。
但是自我教育又是可完全信赖的吗?
“在不知不觉中支配着人们头脑的暴政,是惟一真正的暴政,因为你无法同他作战。不错,提比略、成吉思汗和拿破仑都是可怕的暴君,但是躺在坟墓深处的摩西、佛祖、耶稣和穆罕默德,对人类实行着更深刻的专制统治。利用密谋可以推翻一个暴君,而反对牢固的信念又有什么可资利用?”
仿佛怪圈,一重又一重,突破了一重之后,发现还有。
这个世界无疑是精心设计后的结果,仿佛黑客帝国,问题在于,有多少人意识到,意识到了又能够如何?
在历史的进程中,一滴水与整个汪洋。这似乎是唯一的希望。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时刻感到警醒,同时伴生的还有迷茫。我并不奇怪于众多企业家会受到刘一秒的蛊惑,也不奇怪于今日的朝鲜昨日的文革,在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任何事件,其实背后都有着或者复杂或者浅显的成因,有些看上去很诡异,但它就那样发生了,但不能因此而放弃揭示的努力,就象书中的一个例子,当群体扭送一位怀疑出卖作战计划的将军并立即处死,杰出的演讲家用非理性的方法妥善处理这一事件,而且,要承认,“尽管存在着理性,文明的动力仍然是各种感悟——譬如尊严、自我牺牲、宗教信仰、爱国主义以及对荣誉的爱。”
有梦想,有理想,愿意努力去追求,这是好的,但在其中,必然也有微妙的界限,必然也还是需要被提醒:是清醒的追求,而不是被梦想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