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共念烈士魂发布时间:2021-04-10 浏览量:
烈士忠魂贯苍穹,白云轻抚伴从容。天公低首邀上客,清茶一杯问苍生。四月,万物复苏,盎然春意。人们总是不会忘记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看烈士事迹,学烈士精神,踏上红色之旅。清明之际,在我们班团支书叶芯朵同学的带领下,全体团员来到了温州郑振铎纪念馆,缅怀先人。
纪念馆有上下两层。首先参观的是一楼。迈入庭院,一片绿意,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的夏季,作为共产党员的郑振铎先生忙里偷闲,在自家的葡萄架下读书写字。抬头向内望去,郑振铎先生的铜像毅然挺立在中央,跟前添了些绿植,生意盎然。
前院两侧的房间内,陈列着郑振铎先生生前的物件,有亲笔写的家书,有与大文豪鲁迅先生的往来信件,也有四世同堂的照片。这一幕幕映入眼帘,就像是穿梭回了他的年代,观察他所看到的,体会他所经历的。墙上有一句令我印象深刻:郑振铎自称“我是生长在温州的福建人。”在温州生长的他,具有温州人的典型性格:一是吃苦耐劳,著作等身,二是充满活力,虎虎有生气,三是团队合作,热心社会事务。在他的身上,处处闪耀着温州人的优秀品格。或许正是有着这些优秀品质,使他成为了流芳百世的优秀共产党员。同学们在看到他的生平经历后,不禁感概到:“这就是我们优秀的先烈啊。是他们的坚持不懈才有我们现在幸福美满的生活。”
移步到二楼,在楼梯旁有一副题字“一代才华郑振铎。”这是罗哲文先生对郑振铎先生的高度赞扬。除此之外,我们还从墙壁上对郑振铎先生的介绍中可以了解到,先生不仅有这共产党员的刻苦敬业和担当,同时也有着文人的普遍热爱,对印章甚是喜欢,先生本身就是一个收藏喜欢收藏印章的人,纪念馆当中展示了先生的很多印章,也展示了先生的著作还有手稿。
郑振铎先生才华横溢,是个杰出的文人学者。他待人真诚,对事业满腔热忱,又是优秀的社会活动家,他像是一块磁石,团结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文学界和学术界的朋友,他乐于助人,凡是与他交往过的朋友无不绝口称赞。他本只是希望自己做一个纯粹的学者。但是,当国家需要时,他会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把自己的知识和才华贡献给社会和人民。这是最值得称道的地方,被誉为“中国文化界最值得尊敬的人。”可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先生,1958年10月17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年仅60岁。是中国人的遗憾,更是温州人的悲痛。作为团员的我们领悟到:身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应该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们。雕刻在石头上的记录,可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但镌刻在人们头脑中的记忆,会永远清晰不忘烈士抛忠骨。
历史定格,英雄长眠。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触摸到先烈们跳动的脉搏,仍然能感受到先烈们呼吸的频率。正是因为他们的伟大,中国巨龙飞腾于九霄之外,华夏巨人屹立于民族之林。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一个古老民族书写下一篇新的乐章,一个泱泱大国崛起于世界的东方!我们是时代的接班人,我们会肩负起他们未尽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