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培训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发展  /  校本培训  /  学校校本培训  /  教师读书活动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发布时间:2022-02-07 浏览量: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特别是对于今天正在深入进行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

本书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以避开学校教学设计中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前者没有明确学习体验如何帮助学习者达到学习目标;后者缺少明确的大概念来引导教学,缺乏为确保学习效果而进行设计的过程。还认为教师在考虑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表明学习达到目的;必须首先关注期望,然后才有可能产生适合教学行为;认为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

这个概念和方法对于今天我们为追求有意义、有效果的教学设计以及思考和寻找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路径颇有启迪。

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所有方法和材料,都取决于对预期结果的清晰界定。这意味着,不论我们面临什么约束,我们必须能够清楚阐明,作为设计结果,学生应该理解什么以及能够做什么。本书的第一章就给我们介绍了相关的内容——“逆向设计”。

逆向设计告诉我们在教师思考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此类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能够表明学习达到了目的。虽然我们习惯上总是考虑教什么和如何教,但是现在我们要挑战自我,及时进行转变,首先关注预期学习结果,这样才有可能产生适合的教学行为。

就像很多的老师一样,他们会先从输入端开始思考教学,即从固定的教材、擅长的教法,以及常见的活动开始思考教学,而不是从输出端开始思考教学。换句话说,太多的老师都只关注自己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他们首先花大量的时间思考的是:自己要做什么、使用哪些材料、要求学生做什么,而不是首先思考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学生需要什么。

那么“逆向设计”又该怎么设计?在这本书中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例子。首先逆向设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预期结果。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什么是期望的持久理解?在第一阶段我们就要思考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的优先次序。第二阶段: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我们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我们要根据手机的评估证据来思考单元或课程,而不是简单地根据要将的内容或是一系列学习活动来思考单元或课程。第三阶段: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在头脑中有了清晰明确的结果和关于理解的合适证据后,我们就该全面考虑最适合的教学活动了。

我想,阅读理论书籍,了解知识技能,也只是停留在灌输与填鸭层面,如何真正理解"逆向设计",还应开展实战运用,模仿着进行一、二次逆向设计,针对性地开展点评指导,进行逆向设计比评、说说设计思考和反思,才能将教师们最终引向"逆向设计"之路,才能逐渐削弱活动式、灌输式教学的弊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