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高学校课堂质量,切实实现课堂减负增效,同时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展示交流和相互学习,2022年5月18日上午,陈华云“名师送教”工作室第二次活动暨温州二外第十一届“和雅”课堂开放周高中数学活动于温州二外举行。来自温州二外高一段优秀的数学教师林莉莎和吴晓钊两位老师基于新教材大单元复习研讨的主题开设了同一课题《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公开展示课,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都借助正方体这一载体设计问题,通过变式深入研究问题。陈华云名师工作室成员平阳县新城中学数学组老师全程参与此次课堂研讨活动。
林莉莎老师的课堂以点带面,利用问题串将立体几何中常见的问题串联起来,和学生共同探究整理了线线位置关系的判断问题,满足一定位置关系的动点轨迹长度问题,异面直线的距离问题,线面角最大或线线角最小时的三角函数值问题等问题的思考方向,并从中引出最大角定理和最小角定理。整堂课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剖析。
吴晓钊老师从教学实际出发,主要利用正方体模型探究了动点轨迹长度问题以及点线面所成角及其三角函数值取值范围的问题,在学生课前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就学生呈现出来的思路进行剖析与展开,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实现一题多解,并在此过程中总结方法整理思路,最后展现了正方体模型的重要性,特别对于解决四面体如阳马鳖臑等特殊几何体的相关问题,其优越性不言而喻。
随后,全体老师转场中型会议室,温州二外数学组长郑富春老师主持该项评课活动以及专家讲座议程。评议活动沟通真诚,气氛融洽,给与会者很大的启发。
首先两位上课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构思进行说明。两位老师针对自己前期的准备(思路与设计)及课堂实况分析了整体的亮点与不足,共同思路为从动态问题需要一个简单的模型出发,把常规的轨迹,二面角,线面角问题都放入正方体模型中进行解决,同时能帮助学生整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方法。
随即,陈华云名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切中肯綮而又真诚坦率。他指出,林莉莎老师从方法的总结回顾立体几何知识,通过问题的变式,将常见问题得到有效整合;吴晓钊老师通过问题总结方法,最后的例题呈现,能让学生在脱离模型的基础上真正地对方法加之实践;同时也指出,离开模型又能让学生想到模型,这是让学生提高思维力的有效途径。
最后市师训员朱彤老师在评课的基础上开展了有关上好复习课的专题讲座。朱彤老师指出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是立体几何复习课中比较好的一个课题,立体几何中存在平行垂直角度距离等等问题,内容很多,复习课就需要把这些问题串起来,聚焦关注点,不让问题显得很杂很乱。那么对于数学复习课与专题复习课,朱彤老师也提出了一些上课建议。首先,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教学有法。复习课的教学原则有三:及时反馈,分层要求,错误分析。另外在复习课教学设计的创新上,也提出了三点建议:要用另一线索把某一单元的知识技能重新组织;让学生多参与;以问题为导向。例如以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法为课题,方法角度,可以从向量法,坐标法,综合法作为线索,内容角度,可以从平行垂直角度距离出发。也在说明试卷讲评课的常规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由学生讲评的新尝试。在朱老师的旁征博引和生动讲解下,各位老师茅塞顿开,对复习课的教学有了更为深切的认知。
善教者研,教有质量的数学,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问题引领与任务驱动,搭建区域研训合作平台,促进教师有效应对高考改革研究意识,增强教师“研教、研学、研考”能力,探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深度教学行动策略,给与会者老师打开了教学思路,希望理论的种子最终都能在各位的实际教学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