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有感----陈丽弟发布时间:2023-08-24 浏览量:
生活中,你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当我们没有任何交流时,你也可以从一个人的神情,体态,动作等对这个人做出某些简单的判断,正如林黛玉,一看就是弱柳扶风的。但是,当我们跟别人进入深刻的交流,我们才能发现这个人身上的某些闪光点或者是阴暗处,那到底是什么导致这些呢?或许是每个人不同的思维,决定着我们的行为和反应。当接触的人多了,我便想多了解一些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于是我拿起了《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只看标题时,我以为这是一本讲述关于天才和疯子之间只差一步类似的话题,细读才发现,这完全就是记录作者和精神病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有些病例看起来很好玩,有些病例看起来很惊悚。比如里面有一个标题是死亡周刊的,真的看的我毛骨悚然,作者记录了这个精神病患者,他杀了她,但是却认为她没有死,并且每周都会去看她,然后又被她激怒,再次杀死她,但是当他离开时,她又总是会站立在窗口,朝他挥手微笑…当时在看的时候,我觉得非常的惊悚,感觉自己在看恐怖片一般。但是我想,或许这个精神病患者他是无法接受她已经死亡的事实,受到刺激,导致他的思维产生错乱。我们以前看电视剧,也总会看到一些选择性遗忘的失忆病人,当一个事情,对我们刺激太大,导致我们无法承受和接受的时候,或许我们的大脑会开启选择性遗忘功能吧。就比如我这个人,对于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淡忘的特别快,也就是别人说的心很大,这何尝不是一种好事。选择性忘掉不快乐,我们才能装下更多快乐的事情啊,所以我才会总是乐呵呵的。
看书的时候,也让我想起曾经遇到过的一个真实的案例。老家附近村子有一人(姑且称他为A吧),原也是我们乡下中学的教师,但是不知何种原因,变成了精神病患者。刚认识A时,A跟我说,人谁没有个病,只不过有些人是身体上的,有些人是精神上的。这话感觉没毛病。但是跟他的其他对话,就正如作者在书里描述的那样,听两个精神病患者聊天,虽然看他们聊的很热乎,仔细听,会发现他们两个聊的根本就是两回事。比如你跟A说,你晚饭吃了吗?他会说,我觉得我是玄武,你是朱雀…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后来,我们乡下中学的另一个老师告诉我,他有精神分裂症,我才恍然大悟,之前牛头不对马嘴的聊天也才有了合理的解释。那个老师还告诉我,附近的人还看过他行为异常。精神分裂导致他沉溺于自己的世界,思维发生了异常,也就有了异常的行为。
再后来,我又了解到,越聪明的人,大脑转的越快,期中有一部分人也很容易得躁郁症…大脑给了我们很多很好的东西,但是也容易让我们陷入困境和麻烦。回头来看看,作者把自己的书取名为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确实很有道理。也许我是一个很庸俗的平凡人,看书时候,常常会觉得这…确实是一个精神病人才会说的话,但是也有很多时候,你会觉得他们说的逻辑我们无法反驳…作者也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去细想一个精神病人所说的话,否则你迟早也会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