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教育漫话----读书心得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教育的手段与重点是什么?这个暑假有幸拜读《教育漫话》,作者洛克在三百多年前就在书里清晰地回答了这些问题。洛克探讨的,是如何培养未来社会的精英——绅士。
他认为,教育的真正的目的,是培养理智的、能克制自我嗜欲的人,要从小极力培养理性与自制的习惯,这是儿童未来能力的基础、幸福的基础。基于上述的理念,洛克从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方面探讨了教育的手段。基本上,他认为,体育是基础,德育(德行,智慧,礼仪)是核心,智育是前两者的增值。
书中并未有深奥难解的教育理论,而是用平实易懂的话,将教育中许多重要且细节的问题娓娓道来,从衣食住行、性格培养到学业进步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读起来非常轻松易懂。从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来看,要谨慎使用“棍棒教育”,是洛克反复强调的一点。惩罚和棍棒是人们在惩罚孩子时通常所采用的简单粗暴的方法,但其实是最不适合在教育中采用的方法。它存在弊端,最终使这种方法失去效用。洛克觉得对于孩子的任何惩罚,如果不能让他为做错了事而感到羞愧,而只是令他感到肉体上的痛苦,那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要想让孩子变成聪明、正直、机灵的人,用棍棒以及其他种种奴隶性的体罚就不是合适的管教方法,这种方法在万不得已(作者认为是顽固和反抗)和极端的情形之下才能偶尔用用。另外,用孩子喜欢的事物去奖励他们,博取他们的欢心,也同样要小心避免。当然,洛克并非不想让孩子们享受一切无碍健康、无损德行的舒适和快乐。恰恰相反,他主张孩子们充分享受各种正当的快乐,使他们的生活尽可能地舒适和愉悦。不过要注意地一点是,他们获得的那些快乐,只能是父母和教师对他们的重视和表扬的结果,千万不能因为他们不愿意去做某件事情或是没有某种诱惑就不想专心去做,就对这种或那种特殊表现给予奖赏。
相比于晦涩难懂的专业教育书刊,抑或是空洞乏味的说教,《教育漫话》阐述的更多的是作者对教育问题娓娓道来的看法,在家庭教育层面对子女的体育、德育、智育上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具体的建议。对比西方三大教育名著,《教育漫话》中有很多有关家庭教育方法、幼儿心理、情绪处理方法等非常详尽的阐述,他比《民主主义与教育》更加确切、实际,比《理想国》更加现代,比《爱弥儿》更加真实、客观。
中西方教育存在明显的不同,《教育漫话》主要论述“绅士教育”,“绅士教育”是自文艺复兴以来在英、法等欧洲国家出现的教育思潮,洛克在书中所阐述的教育主要指的已夺得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子弟的教育,这种教育并没有普遍性,它只适用于某一特殊的阶层。洛克针对此类教育中的弊病,在其书中从德智体美等方面详细地阐述了绅士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那么,与儒家君子培养进行对比呢?
洛克的绅士教育与传统儒家的君子培养有着相通之处。比如,洛克重视健康教育,儒家君子也对修习骑射之技提出了一定要求,这些本质上都是对健康体魄的推崇。另外,绅士教育中对自我欲望的克制与儒家君子的自省精神也有共同之处,均强调的是个人对自我德行的约束。同时,绅士教育与儒家教育均重视对礼仪的培养。二者诸多相似之处在君子的英语“Gentleman”中便可得以印证,在异国文化的理解中,儒家的君子培养与洛克的绅士教育是及其相近的,他们均重视“德智体”的发展,且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
不同的是,扎根于大陆文明的儒家君子教育,较之扎根于海洋文明的绅士教育更加重视个人服从、服务集体的层面。君子讲求“群而不党”(合群体现为对集体的服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服务于集体)。
书中对女性的描写多数较为刻板。但其中对于女孩子应当衣着宽松的建议让人印象深刻,他认为衣着过紧有害身体健康(援引了中国裹脚的例子),在当时的欧洲,还是非常流行束腰的,洛克作为一位医生,提出了非常恳切、切实而前卫的建议。
洛克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理念是先于时代的,即使在今天依旧实用。《教育漫话》就像是一位长者的经验之谈,书中蕴含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累积了深邃的思想精华和科学的育人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学研究生去读,也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
经典语录
1、不良的教养在行为举止上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忸怩羞怯,另一种是轻狂放肆。
2、 父母的责任不仅在于保护孩子,还在于纠正他们的错误。但往往被溺爱蒙蔽双眼的父母会忽视后者,以孩子还小,犯错难免,或者即使犯点错也不会引起多大影响为由,任意放纵孩子。
3、 如果我们老把孩子放在阴凉舒适的地方,不让他接受风吹日晒,这样只能培养出柔弱的温室花朵,绝不可能培养成砥砺风寒的参天大树。
4、 你的举止应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还是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5、“绅士”,既不是指贵族,也不是指风度翩翩的公子哥儿,恰恰相反,他们所谓的“绅士”,是指我们现在所谓的具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或者说高素质的人才。
6、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明白生活的意义。
7、其实我们的身体一旦养成习惯,是什么都能经受得住的。
8、早起有益于健康;而且,一个人从小就养成早起不贪床的习惯,长大成人后就不会把一生中最好最有用的时光浪费在床上的昏睡中了。
9、在我看来,人们对子女的教养有一个重大的错误,亦即儿童的教养没有得到及时而充分的注意,儿童的精神在最柔软、最易于支配的时候,没有使之遵从戒律、服从理性。
10、他们应当学会懂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他们之所以得到了某个东西,不是因为它能使他们感到高兴,而是因为它适合于他们。
11、无论什么东西,一旦拒绝给予儿童之后,就决不能因为他们哭泣恳求,再给予他们,除非是有意教他们变得没有耐心和令人讨厌。
12、 我想,每个人都会认为,这样的看法是合理妥当的:子女幼小的时候,应当把父母看作君主和绝对的统治者,去敬畏他们;而当子女长大之后,则应当把父母看作最可靠的唯一毫无保留的朋友,去敬爱他们。
13、最初应当借助于恐惧和敬畏,来建立起对子女的权威,但随着子女的逐渐长大,便要用爱和友谊来维系这种权威。
14、无论需要哪种严格的管教,儿童的年龄越小,便应当越加多用;一旦恰当的运用取得了效果,就应当放松,改用比较温和的管教方法
15、儿童的错误行为有时是不能容忍的,必须加以斥责,因而斥责不仅应当出之以冷静严肃的、不动情感的词句,并且应当背着别人在私下里进行;但当儿童应受赞扬的时候,则应当当着别人的面去赞扬他们。
16、规则应该少定,一旦定下以后就要让孩子们严格遵守。年龄越小所需的规则也越少,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一种规则经过练习而得到了确立,可以再增加另外一种规则。
17、优雅的举止在于永远自然而然地在恰当的场合做恰当的事。
18、我们天生害怕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痛苦或者丧失快乐。
19、良好教养的目的与要务,就在于软化天性的梗直生硬,使人的脾性变得温良柔和,乃至可以做到谦恭顺从,与必须要交往的人融洽相处。
20、你不可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灵上写上美观平整的文字,正如你不可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美观平整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