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知识梳理
第一目: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过渡时期
(1)时间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完成。
(2)总路线和总任务: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_____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的____________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____________”。
(3)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①一是社会主义____________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________________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三是________________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____________阵营的转变。
(4)1954年宪法:(P26相关链接)
①它以国家____________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
②它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明确了建立____________社会的根本任务,肯定了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标志:1956年,生产资料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____________社会。
(2)★意义:(P27专家点评)
①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________________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坚实基础。
②★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____________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变革。
第二目: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1.历史课题和指导思想:
(1)历史课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___________社会主义、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
(2)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原理指导下,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党的八大(1956年)
(1)★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 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内容:
①★主要矛盾: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_,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____________变为先进的____________。
3.社会主义建设
(1)伟大成就: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____________体系和____________体系,____________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建筑、交通运输等____________建设获得较快发展,____________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____________得到了极大改变,____________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2)★重大意义:
①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____________才能救中国。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____________的伟大飞跃。
③丰富和发展了____________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④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____________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二、通关训练
(一)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
2.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 )
3.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面临的崭新的课题是党的建设问题。( )
5.中共八大最重要贡献是正确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内主要矛盾。( )
(二)选择题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化三改”。这其中的“一化”是指( )
A.实现私营企业的国有化 B.实现农业的集体化
C.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7.“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这主要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手工业的合作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基于这种认识,新中国实行了( )
A.土地改革 B.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下图是1950年、1953年以及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这一变化反映了( )
①国家对资本主义工业的改造基本完成
②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基本奠定
③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问题初显
④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有人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应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之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该认识( )
A.正确,它符合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B.错误,它忽视了当时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C.正确,它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造需要一个过渡时期
D.错误,它看不到“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力
1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从国内看,这主要是因为( )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③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对它们的资本主义改造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新政协的召开 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3.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这其中的原因有( )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③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 ④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该宪法( )
①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
②肯定了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途径
③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 ④否定了个体劳动者所有制的存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1954年,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现实决定了新中国建设应该( )
①高度依赖苏联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加快推进工业化 ④加速农业合作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这主要表明( )
①这一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②必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③必须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共同方式 ④照搬苏联经验,走前人走过的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7.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经过反复酝酿前后数易其稿,费时四年,边建、边改、边学,终于编成并付诸实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 )
A.无规律可以遵循 B.无经验可以借鉴 C无成熟的指导思想 D.无现成答案可供遵循
18.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指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要进行第二次结合。“第二次结合”是为了( )
A.找到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
C.探索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道路 D.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9.党的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规定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 )
①主要矛盾是人民对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
②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③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主要任务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演讲主题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下列事实可佐证该主题的是( )
①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曲折
②我国的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三)综合题
21.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毛泽东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向失败。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
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有关知识,分析毛泽东讲话对于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