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高一地理 高中地理倪亦钢 读《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有感
高中校本培训(新)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发展  /  校本培训  /  高中校本培训(新)  /  高一地理
高中地理倪亦钢 读《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有感发布时间:2024-08-10 浏览量:


    暑期本人认真阅读王月芬博士著的《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一书中的精彩片段,特别是课程视域下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这一篇章,从中吸取各种作业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可以精准应用于课堂和课后作业设计。

一、课程视域作业观的四大基本理念:

课程视域作业观强调要从学生的视觉出发,强调基于不同学生的情况,运用“目标-设计-实施-诊断-改进”的科学研究范式。

(一)关注学生差异:由于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所以要根据不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作业。

首先,需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不是意味着绝对的生活自由,也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快乐。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深层次的价值与意义,同时应该尊重教师对学生必要的管理,规范的指导,如:作业的布置与要求,例如:高一地理必修一中研学项目、实验作业等,必须先经过教师指导后再操作。

其次,科学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而且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天赋秉性、学习动机、坚持性、承受力都不同。所以作业设计应针对不同学生设计完成时间、难易程度、作业形式等方面的单元作业。

(二)注重作业与教学协同:

   课程视域作业观关注课程目标的整体达成问题。教学情况和效果会对作业产生影响,表现为:一是课堂中学生掌握的情况会影响教师对课后作业目的、内容和难度等的设计;二是课堂教学情况会影响学生课后作业完成质量、时间和效果。

(三)系统设计作业:

  系统设计作业中,课程视域思想体现在以下特征:一系统设计作业目标;二体现作业目标与作业内容的一致性;三能够基于对学生作业批改的结果,反思作业目标达成度,从而进行科学的讲评辅导。

(四)注重反思改进:

  首先,作业结果对于教学具有诊断与改进功能。经过每次作业批改、讲评后,教师要反思学生哪些知识盲区和薄弱点,然后加以改进。例如:高一地理必修一中地质作用与地貌,学生可能对地貌辨识能力较弱,教师在上课时要加强指导。

其次,作业结果对作业设计本身具有诊断改进功能。

二、课程视域下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

(一)单元作业与课时作业:

第一种,单元作业是课时作业的累加。

第二种,体现了单元整体要求的综合性作业。

(二)课程视域下单元作业实施一般要考虑以下相关内容:

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难度—作业类型(不同单元可以有不同的作业类型,如:画图作业、画思维导图作业、月相观察作业、外力作用与地貌实验题、研学等)--作业结构。

最后引用苏轼的一句读书名言作为结束语: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