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阅读刘徽所写的相关内容后,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教学新境界的大门,内心满是触动与启发,对高中化学教学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从素养导向层面来说,这给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以往我们侧重于让学生牢记化学方程式、物质的性质等基础知识,学生虽能在考试中依靠记忆应对部分题目,可一旦脱离了试卷设定的情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显得薄弱许多。而素养导向要求我们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融入日常教学的点滴之中。
就拿“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培养来讲,在进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教学时,不再是简单地演示实验步骤,让学生观察记录结果。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提出可能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假设,鼓励他们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思考如何控制变量、选择合适的试剂与仪器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自体验科学探究的完整流程,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得到激发,遇到问题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解决,如此一来,学生收获的不只是实验相关的知识,更是实实在在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这对他们今后深入学习化学乃至从事相关科研工作都有着深远影响。
在单元整体设计方面,高中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很强,过去按章节逐节讲解的方式,容易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支离破碎。单元整体设计理念恰好打破了这种局限。
例如在“元素及其化合物”这一单元中,以往教学时可能是孤立地介绍不同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等。但采用单元整体设计后,我会以元素周期表为线索,引导学生从原子结构出发去分析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进而理解同主族、同周期元素化合物性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网络,明白不同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不是毫无关联的个体,而是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有助于提升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当遇到复杂的化学问题时,能够从整个单元知识体系中去寻找思路、解决问题。
大概念教学更是为高中化学教学点亮了一盏明灯。高中化学概念众多且抽象,学生常常陷入死记硬背却无法灵活运用的困境。大概念犹如一条主线,能将众多繁杂的小概念和具体知识串联起来,使其条理清晰、便于理解。
以“化学平衡”这一大概念为例,它贯穿了化学反应速率、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移动等多个重要知识点。在教学中围绕这一大概念展开,学生首先能从宏观层面理解在一个可逆反应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会随时间变化最终达到相等,体系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然后再深入学习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时,就能站在大概念的高度去分析温度、压强、浓度等因素改变时,是如何打破原平衡并建立新平衡的,而不是孤立地去记忆各个因素的影响结果。掌握了这一大概念,学生便能更好地将知识迁移到解决化工生产中关于提高产率、优化反应条件等实际问题上,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这本书所阐述的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和大概念教学理念,为我今后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导。它让我明晰了教学方向,促使我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努力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化学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时,不仅收获知识,更能提升能力,成为具备化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添砖加瓦。